把创新平台建在企业,让成果直接进车间,是青岛打通从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通道。图为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在审核测序数据。张进刚摄(中经视觉)
2020年受疫情影响,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进口的瓶盖密封垫粒料断货,关键时刻国产材料“顶”了上来。这得益于青岛提前谋划布局。2016年,青岛市与四川大学共同建立了四川大学青岛研究院,成立了8个科研平台,其中与青啤成立了“食品·啤酒包装材料与装备创新工程中心”,4年时间研发出3种啤酒瓶盖密封垫粒料材料,并通过青岛啤酒质量认证。
近年来,青岛以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颠覆性技术为基础的未来产业、培育创新创业生态为核心,把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重点落在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创新生态上。“要营造科技创新的生态,在各个环节强化立体化的生态理念,形成人才、资本、科技、孵化等全链条的耦合,建立科技创新要素相互依存的生态关系。”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说。
创新型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培育创新型的产业集群,才能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青岛科技局局长吕鹏说。
为此,青岛提出了培育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的目标。“我们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针对科技资金‘撒芝麻盐’问题,出台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50万元以下的160个项目全部砍掉,将资金集中服务于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等战略需求,布局关键技术攻关。”吕鹏告诉记者,目前青岛智能家电、轨道交通等产业都在加快向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迈进,橡胶轮胎产业已具备相应水准。
青岛橡胶轮胎产业的发展是典型的大学科技带动型模式。青岛科技大学的橡胶专业学科优势明显,覆盖了橡胶化工行业全产业链。为满足橡胶轮胎全产业链的技术创新需求,青岛科技大学和其孵化出的软控股份、赛轮集团两家公司,联合承建了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橡中心)、国家轮胎先进装备与关键材料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技术研发创新平台。
“目前,国橡中心聚集了4000多名研究人员,在研究设计总院下设7个分院,研究方向包括装备、智能制造、轮胎、材料、互联网、化工等。这个团队的专家占全国橡胶行业的一半以上。”国橡中心主任、赛轮集团董事长袁仲雪告诉记者,如今,国橡中心所有成果转化最后都集中在轮胎这个产业链条上。
青岛橡胶轮胎产业制造领域集中了赛轮、双星、森麒麟等多家全国头部轮胎企业,并且实现了智能制造。走进赛轮集团的智能化生产车间,智能成型机每切换一个规格,所有的工艺标准、质量标准自动获取。赛轮集团推出的全球首个橡胶工业互联网平台——橡链云把整个供应链搬到线上,已入驻供应商3380家、经销商2100余家,零售门店近6万家,实现了设计、生产、销售、售后的深度协同。
青岛橡胶轮胎产业强大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也带动了山东省橡胶轮胎产业的发展。目前,山东省橡胶轮胎产业多年高居全国第一,规模、效益、出口等指标占全国的50%以上。
抢抓未来产业发展机遇
“要聚焦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形成高峰,打造一批全球技术制高点。”针对颠覆性技术的短板,王清宪如是说。
近来,青岛科技局的工作人员与博士曹祥东正在为建设飞秒激光实验室忙碌着。曹祥东的创业公司专注于飞秒光纤激光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化应用,其自主研发的小型飞秒激光器取得突破,成功研发出了中国首台拥有全面知识产权的全光纤飞秒激光器等。
“飞秒激光用途非常广泛。”曹祥东告诉记者,“我们正在跟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探讨,将飞秒激光应用于深海钻探,还正与相关机构共同合作,开发无手术、低风险的视力矫正飞秒激光器,仅视力矫正这一个产业就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基于非晶合金材料的高速磁悬浮牵引供电关键设备研制”项目,是青岛另一项颠覆性技术的布局。这项技术由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与青岛云路先进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将探索把“最节能”的软磁材料用到“最高速”的轨道列车系统上。
将非晶合金材料应用于高速磁悬浮牵引关键设备上,这在国际上尚无先例。据悉,相较于传统材料,非晶合金材料的应用可有效降低列车60%至80%的铁损,并提升磁悬浮牵引效率,极大增强产品竞争力。
“颠覆性创新是提早涉足未来产业的最佳路径,青岛必须下决心抓住重点技术重点培育,才能在未来的产业竞争中赢得主动。”吕鹏说。
积极配置创新要素资源
“政产学研金服用”是科技创新的生态要素,在吕鹏看来,核心要素主要是人才、资本和政策环境。
在人才方面,青岛除了大力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外,还通过改革让人才有发展空间,释放科技创新积极性。“我们在青岛领军人才计划中,弱化评价标准中‘称号’‘学历’‘职称’等前置性门槛,突出成果转化、市场前景和产业贡献,依据项目水平评判人才层次。”吕鹏告诉记者,青岛在专利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种权以及生物医药新品种和技术秘密等方面,对应用前景明朗、科研人员转化意愿强烈的成果,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不低于10年长期使用权,激发高校科研人员由“被动牵引”到“主动参与”成果转化。
在资本方面,青岛加大引进创投风投力度。2020年,青岛市私募基金管理人家数、管理基金只数同比增速均居全国第一,管理规模同比增速居全国第七。同时,青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首投”“首贷”“首保”业务,对金融机构、银行机构、保险机构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补助,当年政策当年兑现。“我们还开展了深化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行动,精准服务上市培育库内62家重点企业,上市行动实施18个月新增上市及过会高新技术企业14家。”吕鹏说。
在政策环境方面,青岛抓好“放管服”改革,并重点进行项目产生机制改革。青岛面向全社会常态化征集科技计划项目需求和指南,加大企业家、投资人、咨询专家的参与度和话语权,将成果转化、产业落地作为项目主要评价标准,提高用市场眼光对科技项目的考量。2020年首次实行就征集到200多条建议。“我们还探索开展产业技术攻关‘组阁揭榜制’,既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为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需求而‘发榜’立项,也支持高校平台为转化重大科技成果而‘发榜’立项。要让社会各方面的科研力量深度耦合,让整个创新生态充满活力。”吕鹏说。(经济日报 记者 刘成)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